
Clarida, R., J.Galí & M.Gertler(1999),“The science of monetary policy: A New Keynesian perspective”,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7:1661-1707.
本届博览会持续至11月2日,为零售商和供应商搭建交流合作平台,多渠道扩大商品和服务供给。据介绍,主办方物美集团、多点Dmall未来会将此次博览会打造成北京市举办的年度行业盛会,今后每年将定期举办,力求打造成标志性的北京消费品博览会暨交流峰会。
据了解,在C919大飞机交付使用前,需要考取3个证,分别是:型号合格证(TC),表明飞机设计安全适航;生产许可证(PC),表明飞机制造体系符合要求,可以大规模生产;单机适航证(AC),证明单个飞机处于安全可用状态,相当于汽车的“行驶证”。这些工作计划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完成,如果进展顺利,不久的将来,中国人就可以坐上自己设计制造的国产大飞机了。
但就像普通人一样,医疗工作者在这方面也因人而异。200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,与声称自己总是理性思考的医生相比,声称自己喜欢凭直觉做事的医生洗手的频率要高得多。这说明,要想说服人们养成勤洗手的习惯,列出一大堆应该洗手的理由也许并不是最好的方法。
《通货膨胀与不确定性》一书(第352页)提出:“传统的政策理论,多以确定性理论为基础,先提出政策目标,然后研究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及各种手段的力度大小,并由计量模型模拟最佳的政策配套,要求达到目标的条件下,政策成本尽量低。这种政策实施,颇像一个工程项目,按照设计图纸施工。”而新的考虑不确定性的“经济政策制定倒是有点像战争策略制定。事先有一套战争部署,战斗过程中又不断根据情况的变化,调整部署。”可见,李拉亚早在1995年已经权衡了货币政策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问题。其实,无论中外,货币政策制定规则都呈现一定的科学性,也呈现一定的经验性。制定货币政策,还离不开决策者依据自己经验作出判断。各种政策规则,还只能作为决策的辅助工具,还代替不了决策者自己的经验判断。
《通货膨胀机理与预期》一书第八章第二节《调控规则与经济预期》和第八节《政策规则的形式》从理论上总结归纳了那时中国政府的货币政策制定规则,把它作为双目标调控模式(即中国版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)的一个组成部分。这一中国版本的政策规则可表述为:政府的计划产量和计划货币供应量,理论上可由总供需缺口决定,实际上则由价格信号决定。当价格上升时,政府会降低经济增长率和货币增长率。当价格下降时,政府会提高经济增长率和货币增长率。在预期和不确定性作用下,价格、经济增长和货币增长虽存在一种正相关的趋势性关系,但不存在精确的数量关系,因此,政策决策还需依据判断做出。该章第九节还进一步分析了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的理论关系,即存在正的产出缺口时(实际总供给大于潜在总供给),通货膨胀率为正。存在负的产出缺口时(实际总供给小于潜在总供给),通货膨胀率为负。同时,也解释了政策规则与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的关系。在中国政府的货币政策规则中,没有用到利率。这是因为,当时利率没有市场化(即使现在利率也没有完全市场化)。